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,通常因进食不洁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,病因包括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感染等。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,常由粪-口途径传播,好发于儿童,且患儿症状一般更为严重。
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严重者可出现发热、脱水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,甚至威胁生命。
感染性急性胃肠炎
1、病毒性急性胃肠炎
轮状病毒胃肠炎起病较急,常伴有发热、恶心呕吐、腹部不适等症状,多数先吐后泻。大便为水样或黄绿色稀便。
诺如病毒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、腹痛后随即出现腹泻,大便为稀水样,每天可多达10余次/天,可伴有低热、头痛、食欲减退、乏力等症状。儿童患者一般先出现呕吐,随后出现腹泻,可引起局部暴发流行。
2、细菌性急性胃肠炎
食物中毒者多数在进食后几个小时内发病,起病急,表现为上吐下泻,腹痛多以上中腹疼痛为主,呕吐物往往为进食的不洁饮食,腹泻轻者每天数次,严重者每天数十次,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因肠道黏膜破坏可出现黏液脓血便。
有些细菌不侵犯肠道黏膜,而是释放致病毒素引起急性胃肠炎,此时大便中不含黏液及脓血。食物中毒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,一起吃饭的人可集体发病,未进食者不发病,且病情轻重与进食量有关。
3、寄生虫性急性胃肠炎
阿米巴引起的大便腥臭,大便呈果酱样。贾第虫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特点是暴发性水样便,且恶臭,多伴有腹胀、臭屁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
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
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如海鲜过敏时,可在进食数小时内突发脐周剧烈疼痛,水样泻2-3次后腹痛可消失,有时可以出现荨麻疹。急性应激或药物引起者除了腹痛腹泻外,还可以出现呕血、黑便等。
1.寄生虫感染
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钩虫、血吸虫、绦虫、囊类圆线虫所致的寄生虫病,各有其临床表现。
2.胃肠道癌肿与恶性淋巴瘤
也可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,但属继发性,应有癌肿与淋巴瘤的其他表现。
3.嗜酸性肉芽肿
主要发生于胃和大肠,小肠呈局限性肿块,病理组织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混于结缔组织基质中,过敏史少见,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加。
4.嗜酸粒细胞增多症
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,病变不仅累及肠道,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,如脑,心,肺,肾等,其病程短,预后差,常在短期内死亡。
1.一般治疗
尽量卧床休息,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--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。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,则需静脉补充5%~10%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。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,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。
2.对症治疗
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、解痉药:如颠茄,1日3次。止泻药:如思密达,1日2~3次。
3.抗菌治疗
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。对于感染性腹泻,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。但应防止滥用。
注意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勤洗手;
家庭成员患病时其呕吐物和饮食用具要严格消毒;
婴幼儿患者应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、食具、便器、玩具的定期消毒。
不吃生的食物,不饮生水,不吃放置时间过久或变质过期的食品;
煮熟的食物趁热吃,隔夜食物吃之前要彻底加热;
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,已消毒餐具和未消毒餐具分开存放,避免交叉感染;
夏秋季节为本病的高发期,尽量不到人群聚集场所。
轮状病毒疫苗:目前已有2种轮状病毒疫苗被批准应用,可根据当地情况由医生根据情况安排接种;
麻疹疫苗:可大大降低小儿腹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,应根据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。
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,通过合理饮食调节使胃肠功能逐渐恢复:
小儿患者在患病期间应尽早恢复饮食,原来母乳喂养的可以继续母乳喂养,因急性胃肠炎往往有继发性的双糖酶缺乏(主要是乳糖酶),因此,配方奶喂养者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以免加重腹泻。
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,饮食不加以限制,谷类、肉类、酸奶、水果、蔬菜等都可以食用。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期,在急性胃肠炎治愈后,应该额外补充疾病所致的营养损失,如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,并每日加餐1次,持续2周。
部份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